不确定的世界里有我们的伴随

安全风险话题1:海外项目安全相关方关系

首页    安全白皮书    安全风险话题1:海外项目安全相关方关系

布会从接缝处撕裂

The cloth tears at the seams

一块布会从接缝处撕裂/The cloth tears at the seams。在以色列军事、情报和安全领域,这句话通常被用来比喻压力、冲突、计划或多方协调中的缺陷往往会在最薄弱的地方显露出来,就像一块布料不会随意在布料正中间撕裂,而是会在缝合处、脆弱的地方撕裂。在讨论薄弱环节、合作裂缝或任何处于压力下的系统时,人们经常会引用这个词,意思是 当事情出错时,它们总是在最薄弱的地方破裂

谈及高风险条件下的海外安全安保工作,需要站在我方、相关方、威胁方各自第一视角呈现其各自的利益、组织、目标、角色、任务和优先事项,提出这些来自各方视角考虑彼此相交汇时的可能出现的问题,这些问题就是海外安保这块布的接缝

·A1/受保护方:项目生产方;

·A2/安全管理中枢:企业自保管理系统,包括同总部安保和应急管理的垂直治理管理体系;

·B1/安全监管方:能源油气和自然资源大型项目中,所在国安全顾问可能来自所在国的国家安全机构;

·B2/安保运营操作方:商业安保,通常是非武装安保队伍,即便是武装安保人员也仅装备轻武器;

·B3/应急响应操作方:武装安保,通常来自所在国军警;

·C1/中国他保团队:中国保安服务公司派出的海外安全官,协助项目现场的企业自保管理团队工作;

·D1/间接威胁体:大小不一的有组织犯罪团伙;

·D2/直接威胁体:所在国政府的反抗组织,无论是合法的反对党还是武装叛乱组织;

·E1/项目附近的本地社区。

这9块布拼接成为完整海外项目的安全风险环境图景

9块布的拼接仅是一个假设,现实情况非常复杂,本文目的是抛砖引玉,引导大家关注到海外安全安在压力下的可能。

九个相关方拼接成海外安全这块布

第一相关方:A1项目的生产管理营运方(受保护者)

项目的生产管理运营方是海外项目的受保护核心体,他们的运转正常是海外项目的存在理由。站在他们的角度来讲,追求项目生产结果最大化接近预期是其核心利益诉求。

生产管理和运营方大致是由生产技术、工程和管理团队,技术劳务团队和辅助劳务团队构成。他们的工作目标是尽快达产和确保稳定生产。为此目标的必要条件是供应链平顺,同时要具备充分资源在业务层面落实企业总部的风险管理政策。

生产管理和运营方的角色包括:项目的规划、组织和优化;项目生产运转的实施和监督;以及解决问题。其工作任务包括了从生产规划和实施、供应链规划和实施、HR规划和实施、生产流程控制、预算管理、到解决问题优化改进等。

他们的优先事项是生产,从规划、实施到流程监控,以及优化改进。

第二相关方:A2企业安全管理中枢(企业自保管理系统)

企业的安全安保管理中枢系统是海外项目的安全安保具体管理方。他们的核心利益追求将海外项目的安全安保风险残值控制在企业的风险容忍度以内。

这个系统由国内企业总部的安全安保和应急治理组织架构,和海外现场的安全安保管理团队组成。他们的工作目标是确保海外项目资产安全,保障生产秩序,预测、防范和应对突发事件对项目资产安全的影响。

企业安全安保管理中枢的角色包括:规划和组织海外项目的扭曲安保框架和程序,申请和管理资源,管理海外项目的安全安保工作,为应急响应做准备,以及预测安全安保趋势。

为此他们的工作任务包括:构建海外项目安全安保体系并努力使其落地项目现场并不断优化,对项目现场进行充分的风险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申请安全安保资源(财务、HR和专业技术资源),平衡现场需求和资源,选择和管理所在国商业安保团队,(可能还要)同所在国公共安全机构(军警)建立安全协作机制并确保有效性,(必要时)协调海外项目所在地其他安全安保关联方建立安全安保信息系统。

他们的优先工作是确保安全安保程序的可控和对应急情况的及时响应,以及由此需要的财务、人力和专业技术资源申请和调配。

第三相关方:B1项目所在国安全监督方

       这个相关方通常由所在国的国家安全机关派出联络人常驻项目,对项目进行监督,确保项目安全符合所在国的国家安全利益。很多国家的安全监督方由退役的军警或国家安全官员担任,有的地方称其为“安全顾问”。

这些安全顾问的工作目标主要由两个方面组成,一方面监控外资项目中的外国人和本国人没有损害国家安全,另一方面代表国家安全机关协调项目的安全安保和应急需要。起到“监控”和“协调”的角色。

他们的工作任务包括了解关键人员背景和意图,项目安全运转和管理细节,针对项目所在区域的安全安保威胁制定防范和应对方案,同项目区域公共安全力量(军警)负责人保持联络,分享重要威胁情报信息,和协助项目安保负责人管理本地安保团队。

他们的优先工作是掌握威胁国家安全的隐患和协调本地公共安全力量保卫项目。

第四相关方:B2项目安保运营操作方

       项目安保操作方通常是所在国的商业安保服务公司,提供武装或非武装商业安保人员。

他们的利益追求是最大化安保人力服务或劳务的最大化收益,同时使项目客户满意,以使安保服务合同能够持续。

这个相关方的角色大多数情况下仅仅是安保劳务,而不是安保服务。他们的工作包括项目设施的出入控制和周界控制。

对于他们来讲,其优先事项是确保劳务收益的最大化。

第五相关方:B3项目现场的应急响应方

      中大型项目现场的本地现场应急响应方很多时候是由所在国成建制的军警武装单位来担任。他们的重要利益追求也是有偿服务收益。

他们的工作目标是形成确保对项目所在区域的强力控制能力,代表所在国的中央政府履行对外资投资项目的安全保障承诺。

他们的角色大多是通过威慑实现控制目标。工作任务包括:把守关键地形(例如制高点、垭口或交通枢纽),控制交通线(例如建立检查站),巡逻,以及应急响应。

他们的优先事项是控制和响应。

第六相关方:C1中国安保(他保)团队

       海外项目的中国他保团队通常由中国安保公司派出的退役士兵或士官担任。追求人力服务收益。

他们的工作目标包括:掌握项目安全风险态势(包括威胁、漏洞和关键资产安全安保现状),把握所在国安保和应急状态,感知项目所在地的安全安保环境,掌握项目应急全过程能力。

由于海外安保(他保)对于中国安保企业来讲依然是一个不太成熟的能力,他们的角色侧重于协调联络、专业指导,和支持应急行动。

这个相关方的主要工作任务包括:对当地商业安保团队的安保运营进行运营监督和指导;同保卫项目的武装军警建立紧密协同,以实现应急备战准备(但是很多情况下他们做不到);协作项目安保负责人进行应急准备工作。

当前对于中国安保(他保)团队的优先事项通常是提供专业技术指导和领导基础应急行动。

第七相关方:D1间接威胁体

这个威胁体追求从项目资产中获取犯罪收益,由大小不一的犯罪个体或团体构成。

他们的目标是窃取项目物质资产,为项目内劳务人员或员工提供非法服务(违禁品或性服务),并在偏远项目地附近居民地建立和运营黑市。

他们的角色是项目地周边地下经济的参与者甚至经营者。行为包括:收购内盗赃物,里应外合直接盗窃,运营黑市包括性服务,贩卖麻醉品,甚至控制和影响项目供应链。

他们的优先事项是站稳脚跟,获得保护伞。在偏远地区可能会同B级相关方勾结。

第八相关方:D2直接威胁体

       这个相关方的利益是从对项目的破坏中获得经济、政治或声誉的收益。他们包括:地方性(针对项目)反对团体,国家层面的反对党,与他们关联的媒体或自媒体,武装叛乱组织,以及恐怖组织。

他们的目标是从反对、抵制和破坏项目的行动中获益,发扬反对、抵制和破坏行动结果的象征性意义以扩大自身影响力。

地方反对团体的角色是经营媒体舆论。政党组织的角色是其国内政治博弈。武装叛乱组织的角色的获取民众支持。恐怖组织的角色是通过绑架赎金收入或向海外金主刷存在。

根据这些不同的角色,他们的工作任务分别是:

·反对团体同媒体和自媒体协同;

·反对党弹劾指责外资项目的债务陷阱、掠夺资源、腐败和歧视等等;

·叛乱武装:通过打击保卫项目的军警(相对软目标)来实现业绩;

·恐怖组织:赎金绑架和敲诈勒索。

他们的优先事项是挑选符合下述特点的外资项目作为目标:

·公共关系不佳的软目标;

·国内合伙人口碑不佳的软目标;

·本地社区关系脆弱的软目标;

·安全安保系统脆弱,尤其是守卫军警能力低下的软目标。

第九相关方:E1 项目周边社区

项目周边社区包括永久性社区、临时性社区(游牧或难民)和半永久性社区(因大型项目而聚集起来的社区)。

社区的利益追求是从项目的存在中获益。包括但不限于:获得项目建设和生产过程中的利益,包括劳务、食品供应、占地补偿等;获得职业培训和就业收益;获得公共卫生支持等。

项目周边社区形成了项目等人文地形角色,对项目的长期安全环境影响具有关键性作用。

这些社区会在外部因素的帮助下,评估项目对社区环境的长期影响,要求项目方的响应补偿;为社区的年轻劳动力争取就业机会;为项目内外籍或外地员工提供“高价值服务”;争取获得能力内的项目运营供应链份额;响应(支持或阻拦)外来势力的反对努力。

       社区的优先事项是获取外资项目方能够满足社区自身的需求(Needs)和欲望(Wants)。

可能的 接缝撕裂 

1、项目业主/运营方A(即第一相关方A1和第二相关方A2)同所在国的安全安保保障方B(即第三相关方B1、第四相关方B2和第五相关方B3)的接缝处。

    这两方的利益共同点是项目在正常秩序下的运营。两方都以“安全安保工作双向合规和满足”为共同目标。但是由于双方对安全风险的感知不同,其对安全风险控制的感知会产生差异,存在一定的压力情况下产生撕裂的可能。

   ·项目业主/运营方A,由于对具体项目的安全环境认识不深,其安全态势感知可能被阻碍或扭曲。

   ·所在国安全安保保障方B,由于其体制性“脆弱”以及对“控制”对执着迷恋,加上安全能力不足,造成对威胁应对的延迟导致危险发生。

2、项目业主/运营方A(即第一相关方A1和第二相关方A2)同中国安保(他保)团队C (即第六相关方)的接缝处。

    这两方的利益共同点是项目安保运营的正常化。双方的工作目标都是尽量确保项目安全安保秩序的“常态化”。虽然双方也以“安保管理”如预期般“落地”为优先事项,但是双方对于“落地”手段和方法内容有各自不同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压力情况下产生撕裂的可能。

    ·项目业主/运营方A,由于对高风险环境下安全威胁原理的认识存在局限,其对安全安保手段和方法的应用和限制通常存在一厢情愿的假设。

    ·中国安保(他保)团队C,由于其成员对海外应急场景没有足够的经验、知识和技能储备,其胜任力不足以支持海外高风险项目的安保应急行动领导。

3、项目业主/运营方A(即第一相关方A1和第二相关方A2)同当地威胁体D(即第七相关方D1和第八相关方D2)的接缝处。

    这两种关联方的交汇是寄生关系,即威胁体寄生在项目上。项目的存在给威胁体带来利益和目标。项目自身的脆弱性成为威胁体寄生的可能,但是随着威胁体的威胁程度加剧,由此带来的影响可能超出项目企业的承风险受能力。有点像病毒与人类宿主的关系。

4、项目业主/运营方A(即第一相关方A1和第二相关方A2)同当地社区E(即第九相关方)的接缝处。

    项目周边社区或多或少的会享受到项目的存在所带来的收益,包括劳务、扶贫以及市场的繁荣。同时社区E对用地补偿、职业培训和改善公共卫生的利益目标通常也在项目业主/运营方A的“企业社会责任”的工作内容范围内。

    可能的撕裂处是社区E的优先事项会自我约束在需求(Needs)之内,而非欲望(Wants)的过快增长。另外以社区为寄生宿主的黄赌毒灰产和黑市的产生和扩大,终将会撕裂项目A和社区E的接缝处。

总 结

    所有的合作和协作形式里,各自都会根据双方或多方的意图、风险预期和行为模式,决定投入多少程度的信任和主动权给对方,同时放弃多少程度的自主决策权。在一定的紧迫性的内外压力下,合作和协作方已经达成“协同协议”的履行带来不同程度的动摇,布的接缝由此开始向各自方向拉扯。

    威胁体同受威胁对象的寄生宿主的关系也像是一种布料接缝,由一方的利益诉求和另一方的风险容忍度衔接。一方的压力增加和另一方的承受力下降,就会导致接缝的撕裂。

    前述九个布料的拼接有合作和协作关系,例如A和B和C的关系;也有威胁寄生和宿主关系,例如ABC同D的关系;更有像E这样的摇摆关系状态。站在安全环境分析的角度,不能仅仅静态的看待他们各自表面的样子,而是要尽可能充分分析和评估他们的背景动机和能力,才能根据现实情况来描述、解释甚至推测影响这些相关方关系的可能场景。

在这里我们引入一个术语“安全环境”,它是指我们所处区域内的地理地貌加上人文地形的综合,对我们在这一区域内特定活动的安全影响。项目区域的“安全环境信息准备”,是对构成这些要素变量描述、解析和重构的过程。

    这篇以假设为前提的“安全相关方关系”描述,即不是海外项目安全安保的普遍性特征归纳,也不是海外安全安保的特殊性剖析,而是对安全环境信息准备中的一个关于“人文地形”分析和映射步骤的展现。本文仅以项目方A为主,简单描绘了同其他安全相关方的交汇、连接和可能的撕裂假设,还有其他相关方之间一样会有同样的互动关系,就不展开了。

    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2025年3月27日 18:30
浏览量:0
收藏

提示

成功加入收藏夹!
收藏夹内共有 0 篇文章, 0 个产品

提示

你已收藏了该文章!